环境学院刘海课题组Water Research:在饮用水耐氯菌风险控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3-03-20 来源: 环境学院

饮用水生物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消毒是饮用水处理工艺中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流行疾病传播的关键环节。氯消毒Cl2)具有杀菌能力强、成本低和持续消毒能力等特点,是我国最常用的消毒技术。然而,氯消毒本质上是对耐氯性细菌的筛选过程,此类“耐氯菌”主要通过表面紧密粘附的胞外聚合物(EPS)、细胞壁/膜中的特异性蛋白和多糖等有机物消耗氯、形成疏水层等屏障作用,防止氯消毒剂渗入胞内、破坏细菌结构和代谢系统。因此,消毒后残留的耐氯菌会在输水管道内生长和繁殖,对水质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如何高效去除耐氯菌成为当前水处理消毒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暨广东省环境污染与健康重点实验室21硕士研究生鹿英文、刘海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等构建了纳米线电穿孔-氯耦合技术(EP/Cl2),通过低电压驱动下(1.5 V)纳米线尖端限域强电场诱导耐氯菌细胞孔道的形成(细胞EPS//膜),破坏耐氯菌对Cl2的渗入屏障作用,为Cl2渗入耐氯菌胞内提供通道,进而实现耐氯菌的高效灭活EP/Cl2耦合技术在1.5 V-EP0.9 mg/L-Cl2下,实现>6 log的耐氯菌灭活(无可培养细菌检出),远高于单独的EP1.11 log)和Cl21.13 log消毒技术EP/Cl2技术对耐氯/氯敏感菌和革兰氏阴/阳性细菌在内的广谱细菌,均具有协同强化灭活效果。基于细胞完整性、胞内游离氯水平和细胞形态分析,揭示了EP可有效破坏耐氯菌的细胞EPS//膜,Cl2在渗入胞内过程中可进一步氧化、破坏细菌结构,实现耐氯菌发生膜结构破坏的强化灭活。此外,本研究表明,EP/Cl2在复杂水质条件下(自来水和湖水),仍具有优异的协同消毒性能,这也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纳米线电穿孔-氯耦合技术(EP/Cl2及强化耐氯菌(G+为例)灭活机制

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Water Research杂志,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06058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1515010511)联合资助。

Ying-Wen Lu, Xiang-Xing Liang, Chen-Yang Wang, Da Chen, Hai Liu*, Synergistic nanowire-assisted electroporation and chlorination for inactivation of chlorine-resistant bacteria in drinking water systems via inducing cell pores for chlorine permeation. Water Research, 2023, 229: 119399.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313542201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