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环境学科起源于1983年设立的环境生物学专业,2001年6月成立环境工程系,2014年4月成立环境学院。现任院长曾永平教授,现任党委书记周敏。 

   学院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正高职称14人,副高职称30人,中级职称2人;44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人数的98%;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一年以上的人员30人,占66%。学院的支撑系列主要包括专职行政人员6人、专职实验系列人员6人。博士后近10人,特聘研究员1人,科研助10余人。

  学院目前有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学、环境暴露与健康风险、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五个研究方向,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学科优势和特色的科研团队。

     2020年以来环境学院获批科研经费共计2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3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获批总经费为5500余万元;我院师生以暨南大学为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中科一区文章300余篇,在高水平期刊(自然指数收录)发表论文60余篇。在全球ESI学科前1%排名中,环境科学/生态学近几年也完成跨越式发展。2017年,环境科学/生态学首次进入全球前1%排名2021年排名为 0.25%(428/1380),实现了在全  球ESI学科排名中往前提升了0.75%。截至 2023年09月最新数据, 环境科学/生态学进入全球1.58‰。 

    环境学院实验室包括专业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排水专业教学实验室及学生创新实验室;科研平台实验室包括质谱平台、光谱平台、生物平台、元素分析平台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达6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9000万元。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36台套,如LC-MS-TOF、LC-MS、GC-MS–C-、GC-MS、LC-ICP-MS、PCR、流式细胞仪、离子色谱仪等,可满足当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与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有广东省环境污染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处理工艺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环境暴露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水土环境毒害性污染物防治与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高校水处理材料产学研示范基地等。

  环境学院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6人。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环境科学(工学)、环境工程2个二级硕士点,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点,以及环境科学(工学)、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学院有全日制在读本科生247人、硕博研究生318人;环境学院与生态学系共享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已出站博士后近30人,在站博士后近10人。

  学院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每年均派出部分教师出国进修或开展科研合作,并接纳大批国内外和港台地区的学者、专家前来访问、讲学;自2015年起创办了“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学术会议并连续主办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一个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持续秉承暨南精神,开拓进取,环境学院将进一步致力于协同创新的科学氛围,教学科研互促共荣,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办一所国内外知名的环境学院。

 

(2023-09-25)